題目
健康X空間:打造跨世代共享交流的公共活動場域
重要公告
出題企業介紹:
必應創造股份有限公司
必應創造B’IN LIVE是台灣少數能統包演唱會及頒獎典禮等活動製作的專業團隊。 我們擅長融合音樂性和娛樂性,勇於研發創新,有效整合創意、執行及軟硬體規劃,已承接上萬場⼤⼤⼩⼩的活動,不但獲得各唱片公司及廠商的肯定,也得到演出藝⼈的信賴與好評,更創下將台灣原創製作的演唱會推向北京⿃巢,締造10萬⼈場地演出的輝煌紀錄。為台灣展演業唯一具備垂直上下游資源的整合型服務公司。
必應創造股份有限公司
必應創造B’IN LIVE是台灣少數能統包演唱會及頒獎典禮等活動製作的專業團隊。 我們擅長融合音樂性和娛樂性,勇於研發創新,有效整合創意、執行及軟硬體規劃,已承接上萬場⼤⼤⼩⼩的活動,不但獲得各唱片公司及廠商的肯定,也得到演出藝⼈的信賴與好評,更創下將台灣原創製作的演唱會推向北京⿃巢,締造10萬⼈場地演出的輝煌紀錄。為台灣展演業唯一具備垂直上下游資源的整合型服務公司。
新北市文化基金會-新北市設計中心
相較於城市的廣大,新北設計中心是微小但具有翻轉能量的存在,中心以「永續設計」作為核心價值,自詡為充滿創意與動能的「城市企劃室」,透過不同專案與形式,分點進入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為城市的山、城市的河和生活在這座城市人們,提出更多永續共生的可能,邀請所有參與這座城市蛻變的人們,共同設計更好的未來。
相較於城市的廣大,新北設計中心是微小但具有翻轉能量的存在,中心以「永續設計」作為核心價值,自詡為充滿創意與動能的「城市企劃室」,透過不同專案與形式,分點進入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為城市的山、城市的河和生活在這座城市人們,提出更多永續共生的可能,邀請所有參與這座城市蛻變的人們,共同設計更好的未來。
情境說明
健康X空間:打造跨世代共享交流的公共活動場域
在當代都市生活中,文化與公共空間的角色正逐漸轉變。從博物館、圖書館、展演空間,到校園、公園等社區據點,許多場域正面臨閒置、使用率低或缺乏跨世代參與的挑戰,需要透過設計重新定義,發展公共空間再造的多元可能。,使其成為促進健康活動與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題以空間活化與跨世代共融為核心,請思考如何以產品、系統、展演或藝術裝置為媒介,重新賦予閒置空間新生命與價值,像是:閒置校舍、鄰里公園、活動中心等。設計方向應著眼於促進不同年齡層的共同參與,同時回應永續健康生活,如運動促進、社交支持與心理調適,進而活絡社區交流與區域發展。
設計方向可涵蓋但不限於:產品設計、公共設施、沉浸式策展、感官互動裝置、敘事空間、藝術介入、科技應用,或結合社區及地景的長期共創行動方案。鼓勵以參與性與互動性為核心,重新連結人與人、人與空間、人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將公共場域解構再造,推動健康生活與跨世代交流的創新解方。
#健康促進#共感體驗#場域活化#社區參與#跨世代交流
報名條件說明
● 國內設計相關科系(含產品、平面、視傳、多媒體、建築、空間、室內、時尚、工藝、文創……等)或就讀之科系有參加2026新一代設計展以上條件擇一且擁有在學學生身份(含碩博士班學生),皆可報名。
● 上述科系學生,可依提案需求進行跨校、跨系、跨領域組隊,例如:資管、資工、電機、機械……等科系。
● 跨科系組隊最少需有一名為設計科系學生。
● 個人或團隊形式皆可報名參加,團隊每隊最多以 6人為限(含跨科系成員)。
● 跨科系組隊之團隊其跨科系學生需為設計科系之外修習其他非設計科系正式學位之學生,可包含雙主修,不包含輔系。
● 不限報名件數。
● 免繳報名費。
● 上述科系學生,可依提案需求進行跨校、跨系、跨領域組隊,例如:資管、資工、電機、機械……等科系。
● 跨科系組隊最少需有一名為設計科系學生。
● 個人或團隊形式皆可報名參加,團隊每隊最多以 6人為限(含跨科系成員)。
● 跨科系組隊之團隊其跨科系學生需為設計科系之外修習其他非設計科系正式學位之學生,可包含雙主修,不包含輔系。
● 不限報名件數。
● 免繳報名費。
技術指導資源
1.企業warm-up實務指導課程:實務指導內容分成以下三大類別(實際辦理內容將依企業性質有所不同)
●企業參訪(掌握企業基本面貌)
●一日實習體驗(深入企業實況)
●用戶觀察(發現使用者需求)
2.企業指導支援:
由企業和產學學生共同針對本屆題目內容及作品進行延伸發展
●企業參訪(掌握企業基本面貌)
●一日實習體驗(深入企業實況)
●用戶觀察(發現使用者需求)
2.企業指導支援:
由企業和產學學生共同針對本屆題目內容及作品進行延伸發展
額外獎勵
(1) 金獎團隊(預計每組各選出 1 隊):金獎獎狀 1 紙,獎金 9 萬元。
(2) 銀獎團隊(預計每組各選出 1 隊):銀獎獎狀 1 紙,獎金 6 萬元。
(3) 銅獎團隊(預計每組各選出 1 隊):銅獎獎狀 1 紙,獎金 5 萬元。
(4) 入圍團隊(預計每組各選出 3 隊):入圍獎狀 1 紙,獎金 2 萬元。
(2) 銀獎團隊(預計每組各選出 1 隊):銀獎獎狀 1 紙,獎金 6 萬元。
(3) 銅獎團隊(預計每組各選出 1 隊):銅獎獎狀 1 紙,獎金 5 萬元。
(4) 入圍團隊(預計每組各選出 3 隊):入圍獎狀 1 紙,獎金 2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