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臭彈繪本

長庚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形象圖

四點設計與 臭彈繪本 設計師合作洽談

500

時間流轉,長輩的故事卻往往無人記錄,隨著歲月漸漸消逝。臭彈繪本希望透過語音即時生成圖片,讓那些珍貴的記憶不僅停留在言語中,而是透過視覺化呈現,讓年輕人更容易理解、接受,真正走進長輩的過往世界。當阿公阿嬤開始述說他們的故事,AI即時將內容轉換為生動的插畫,讓抽象的回憶變得具象,讓年輕一代可以「看到」故事,而不只是「聽到」。這不僅能縮短代溝,也能讓視覺世代的年輕人對長輩的經歷產生更深的共鳴與興趣。回憶的保存,並不僅限於紙張。 雖然我們會將故事製作成回憶卡,讓家人可以收藏,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回憶也會被儲存在APP中,讓家庭成員隨時都能回顧。即使有一天長輩離世,他們的聲音、影像和故事仍能被保留,成為家族永恆的記憶寶藏。臭彈繪本不只是科技產品,而是一種跨世代的情感連結方式。它讓祖孫之間的交流變得更自然,讓長輩不只是說故事的人,而是故事的主角,透過視覺與科技,讓愛與記憶得以流傳,代代相傳,不再消逝。

無聲的喧囂

南亞技術學院 室內設計系

本展覽以「數位焦慮」與「注意力破碎化」為核心,構築一座聲音與沉默交錯的感知場域。它不僅是一場關於聆聽的實驗,更是一種對現代感知方式的體驗。空間內,無數微型揚聲器低語呢喃,碎片化的語句、未完成的話語、鍵盤敲擊與幽微的呼吸聲在空氣中游移,宛如意識深處那些未及捕捉的念頭,稍縱即逝,難以拼湊完整。而當觀眾試圖專注,剛剛清晰的聲音便瞬間被另一道訊號覆蓋、打斷、消失——注意力本身成了一種被剝奪的過程。此裝置並非靜態,而是一場與觀者無形共謀的演出。你的每次駐足、靠近,皆會觸發聲音變化,擾亂剛剛建立的秩序,猶如在數位洪流中,每一次努力聚焦,換來的卻是更深的分神與碎裂。聲音交錯非純然噪音,而是一場聽覺的消融與錯置,像未曾落筆的對話、數據中斷的殘響,或是一場無聲的吶喊,在喧囂的背景下無可察覺。這是一場無法抵達終點的旅程,一場關於注意力的追逐,卻無法真正擁有它的旅程。在資訊的交錯、打斷與延展之間,我們究竟是在獲取,還是在無聲地流失?這場展覽或許不能給出標準答案,我們只負責將你拋入聲音的迷霧,在失焦與錯置之間,重新體驗這個時代對注意力的馴化與掠奪。

back to top